中广核可再生能源孤网海水直接制氢系统海上试验正式启动
12月23日,中广核可再生能源孤网海水直接制氢系统(以下简称中广核制氢系统)海上试验样机在中广核汕尾海上综合实验平台(以下简称汕尾实验平台)完成安装,正式启动海上试验,标志着汕尾实验平台科研功能正式启用。该系统由中广核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联合研发,以汕尾实验平台配套建设的风电、光伏发电作为电源进行海水制氢。
“汕尾实验平台已于2024年9月正式投运,配套建设了50千瓦风电、18千瓦光伏发电以及200千瓦时储能设备,实现了风光储耦合的孤网运行模式。中广核制氢系统由可再生能源供电、制氢电解槽、气体后处理、数字化控制系统等模块组成,所有模块集成在1个集装箱内,具备高紧凑度、远程控制、高安全性等优点。”中广核海上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冯茹鸣表示,中广核制氢系统利用汕尾实验平台的配套电源,在平台上直接使用海水制氢,可发挥我国沿海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氢基能源转化的配合优势,后续将规划利用储氢、合成甲醇、合成氨等多种手段为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开启新赛道。
中广核制氢系统研发负责人王睿表示,该系统采用高选择性、高活性、耐腐蚀电极材料,能够直接以海水为原料开展稳定、高效的电解制氢生产,系统每标准立方米制氢电耗仅为4.3千瓦时,并通过电解槽分区设计、内部流场优化、控制策略优化等措施,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电源20%至130%宽幅波动的完全适应。
海上综合能源岛建设被中国科协列为2024年十大工程技术难题之一,海水制氢、海上氢储运等技术装备待研发突破,急需加快研究形成一批支撑能源岛建设的关键核心技术。中广核已于11月22日正式发布《广东省海上综合能源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国内首个海上综合能源岛创新平台启动,为深远海可再生能源开发打造成套解决方案。
中广核新能源广东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潘天国表示,中广核制氢系统海上试验启动后,汕尾实验平台已构成具备源、网、荷、储各项要素的海上综合能源岛“雏形”,可开展深远海综合能源岛多模式发电、微电网构建与协调、多能源转换等多种关键技术的试验与验证,为我国深远海可再生能源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中广核新能源
- 05-09习近平:中国新能源产业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
- 02-13永安行:氢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 07-12内蒙古首套“出国”制氢系统正式产气 开启清洁能源国际合作新篇章
- 04-23北京首个纯氢供热示范项目每年可减排约90吨
- 09-1878辆“无锡造”氢燃料电池车交付投用
- 07-19全球首个万吨级风电制氢合成甲醇项目签约浙江
- 07-06河北省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
- 03-03松下冷热电三联供氢能示范项目在锡启用
- 12-26氢能摩托车实现“水循环”
- 08-15国内加氢站累计建成已超350座,今年上半年投运10座
- [ 氢能车船 ]中广核可再生能源孤网海水直接制氢系统海上试验正式启动
- [ 氢能车船 ]氢能摩托车实现“水循环”
- [ 氢能车船 ]西安重卡“氢”装上阵 引领中国氢能产业加速跑
- [ 氢能车船 ]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储氢气发绿电 助力削峰填谷
- [ 氢能车船 ]鄂尔多斯优化奖补流程助力氢能源车辆发展
- [ 氢能车船 ]首批2000辆!深圳再签氢能两轮车生产基地项目
- [ 氢能车船 ]我国科研团队提出全新燃料电池数字化设计方法
- [ 氢能车船 ]河南郑州采购60台氢燃料电池环卫车
- [ 氢能车船 ]1600公里往返!全国最长的氢能回形走廊迈入实践阶段
- [ 氢能车船 ]项目密集落地 产业蓄势发力 ——氢能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