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碳关税?
1,320亿美元
CBAM所覆盖行业的2022年欧盟进口额
2026年
欧盟CBAM开始对进口施加成本的时间
每吨二氧化碳当量96美元
欧盟2023年迄今的平均碳价(90欧元)
官方消息:欧盟将对一系列进口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定价。从今年10月开始,向欧盟出口的企业必须计算并披露此类排放。从2026年开始,欧盟进口商将为碳强度更高的产品支付更多费用。随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启动,欧盟委员会正在进入未知领域,并面临着巨大的行政挑战。世界各国政府都在予以密切关注。中国出口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的碳关税该如何应对?碳关税将会提高多少成本?本人就以上几个问题,做了全面的解答

欧盟立法者于5月16日批准了CBAM,并且很快就会开始实施;进口商必须在10月报告与某些商品生产有关的排放量。反映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信用成本的定价将于2026年亮相。
CBAM结合欧盟ETS将迫使欧盟生产商对其排放进行核算,同时又寻求保持其全球竞争力。随着CBAM要求逐步实施以避免“碳泄漏”,目前的免费二氧化碳配额会逐步取消。
覆盖范围扩大至从广泛贸易伙伴进口的一系列碳密集型商品。CBAM覆盖的各行业的进口都在增长,2022年达到1,320亿美元。金属占到总量的77%,而水泥和氢的进口很小。
纳入的理由各不相同。金属是碳密集型产品,并且需要进口。随着更多欧盟以外的电网互联互通投运,电力流入将进一步增长。如果氢气有助于炼钢等行业实现清洁转型,则氢气出货量预计将会激增。
最终影响取决于欧盟委员会未来几个月的进一步落实行动。这些应会解释如何计算某些产品的排放量、如何核实单个工厂的活动以及哪些国家的二氧化碳定价机制有效。
CBAM的影响正在远远超出欧盟的范围。英国等国家正在考虑制定自己的碳关税。东南亚政界人士在支持国内碳定价时也援引该政策。中国的工业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减少它们的生产排放。
多位专家认为,短期而言,目前版本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影响有限,但从长期来看,CBAM以及全球产业链绿色化趋势对中国高碳产业的转型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专家建议,我国应该从三个层面开展应对。一是在国际层面,我国应主动倡议解决CBAM对国别间收入分配负溢出效益的具体方案,促成CBAM收入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减排;同时,我国可发起和促成国际组织对非碳价气候政策工具(如对绿色消费和服务的财政补贴与采购、绿色金融对碳减排的优惠政策及推动减排的各类行业政策)的减碳效果(或“碳价当量”)开展研究,将“显性碳价”和“隐性碳价”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来公正评价各国的减碳努力,避免以显性碳价作为唯一标准来设计防范“碳溢出”政策的做法。二是在国内政策层面,我国应加速完善国内碳市场的机制建设,尤其是应尽快把钢铁、有色等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覆盖范围,以加大CBAM覆盖领域的国内减排动力,避免由于国内延误而导致有关行业被迫向国外交税。三是在行业和企业层面,应该加快低碳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强化碳核算及认证方面的能力建设,推进与欧盟在相关规则和机制方面的沟通和谈判。
来源:马骏为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 02-13永安行:氢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 04-23北京首个纯氢供热示范项目每年可减排约90吨
- 07-19全球首个万吨级风电制氢合成甲醇项目签约浙江
- 07-06河北省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
- 03-03松下冷热电三联供氢能示范项目在锡启用
- 03-03总投资52.8亿!绿电制氢合成氨及储氢电池产业链项目落地府谷
- 08-03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碳关税?
- 03-232月天然气重卡暴增214%!解放/重汽/陕汽 谁夺冠?
- 09-28国鸿氢能考虑在香港上市
- 03-03山西首次采用氢能无人机巡视输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