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动态 I 中交协清洁能源车船分会(2024年10月 第2期)
2024.10.29 ▏总第二十八期
1.我会氢能车船专家组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车辆与运载学院副院长、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杨福源参加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召开项目开题启动会并介绍项目情况
2024年10月24日,由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牵头的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重大创新平台(基地)建设科技支撑项目 “分布式独立氢能系统电-氢-电多能转换技术研究和零碳化示范项目”开题启动会在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召开。
我会氢能车船专家组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车辆与运载学院副院长、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杨福源在会上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整体情况、核心目标、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示范效益以及氢能产业前景。杨福源指出,“分布式独立氢能系统电- 氢-电多能转换技术研究和零碳化示范项目”通过先进电解水制氢系统、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开发等研究,形成多个新产品与新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新型高效电解水催化剂、高性能隔膜材料、先进制氢系统设计与控制软件算法等。通过核心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并在零碳能源系统中进行示范应用。
2.我会氢能车船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天海氢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增营参加第八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特色品牌活动“氢听剧场”并发表演讲
2024年10月18-20日,第八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CHFE2024)在佛山市南海区樵山文化中心隆重举办。期间,我会氢能车船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天海氢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增营受邀出席展会特色品牌活动“氢听剧场”并发表演讲,分享公司Ⅳ型车载储氢气瓶的关键技术突破与产品应用场景,与行业领袖与精英们共同探讨氢能行业前沿技术理念及实战经验。
3.我会清洁能源车辆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教授欧训民参加清华-力拓中心举办的2024年度秋季学期第3期学术沙龙并进行学术分享
2024年10月24日,清华-力拓中心举办2024年度秋季学期第3期学术沙龙,本期沙龙由我会清洁能源车辆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教授、中心旗舰项目“金属碳中和”的课题负责人欧训民教授主讲,演讲题目为“氢氨醇等氢基燃料技术经济和应用前景的初步研究”。
欧教授指出,对氢能发展需要做系统分析,总体来说,氢能的储运存在技术瓶颈,关键用氢部门的技术突破是关键。伴随绿电、电解槽成本下降和需求扩大带来规模效益等因素影响,未来绿氢成本将逐步下降,这将为氢能发展带来机遇。当前氢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储运设施投资巨大,需从资金来源和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改进。基于绿电的氨醇以及电转液(如PtL)等氢载体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当前核心问题成本高昂,需要在制、储、运、用等各环节加强技术攻关,降低生产成本。
- 05-09习近平:中国新能源产业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
- 02-13永安行:氢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 07-12内蒙古首套“出国”制氢系统正式产气 开启清洁能源国际合作新篇章
- 04-23北京首个纯氢供热示范项目每年可减排约90吨
- 09-1878辆“无锡造”氢燃料电池车交付投用
- 07-19全球首个万吨级风电制氢合成甲醇项目签约浙江
- 07-06河北省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
- 03-03松下冷热电三联供氢能示范项目在锡启用
- 08-15国内加氢站累计建成已超350座,今年上半年投运10座
- 10-12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日前成功应用绿氢作为还原气实现稳定生产,产品合格率百分百,金属化率超94%,验证了“绿电—绿氢—绿钢”生产技术可行性,丰富了氢冶金的原料气源。 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绿氢,全程近零碳排放。张宣科技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以焦炉煤气为气源,同时在氢基竖炉反应器预留了绿氢切换功能。2023年5月15日,张宣科技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投产达效,迄今已经安全稳定运行16个月,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稳定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是世界钢铁工业由传统“碳冶金”向新型
- [ 氢能车船 ]鹏飞氢美宁城县风光制氢醇一体化项目奠基
- [ 氢能车船 ]日媒:中国在德国博览会展出“氢能列车”
- [ 氢能车船 ]打造氢能产业新高地,开启绿色零碳新时代
- [ 氢能车船 ]冀中能源集团18吨氢燃料电池四季洗扫车研制成功
- [ 氢能车船 ]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项目成功出氧
- [ 氢能车船 ]9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辆和210辆
- [ 氢能车船 ]绿氢产业化进程提速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 [ 氢能车船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日前成功应用绿氢作为还原气实现稳定生产,产品合格率百分百,金属化率超94%,验证了“绿电—绿氢—绿钢”生产技术可行性,丰富了氢冶金的原料气源。 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绿氢,全程近零碳排放。张宣科技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以焦炉煤气为气源,同时在氢基竖炉反应器预留了绿氢切换功能。2023年5月15日,张宣科技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投产达效,迄今已经安全稳定运行16个月,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稳定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是世界钢铁工业由传统“碳冶金”向新型
- [ 氢能车船 ]绿氢作为还原气实现稳定生产
- [ 氢能车船 ]数字化为氢能技术发展开辟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