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1.26 ▏总第三十二期1.我会清洁能源船舶专家组组长、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原巡视员解曼莹考察秦港股份二公司“四星级”绿色港口2024年11......

2024.11.19 ▏总第三十一期1.我会清洁能源船舶专家组副组长、燃气集团(长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庄家汉热情接待了海口海事局领导走访调研20......

2024.11.14 ▏总第三十期1.我会氢能车船专家组成员、中国汽研首席专家邹博文参加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低碳燃料与氢动力汽车技术分会第三届......

2024.11.5 ▏总第二十九期1.我会清洁能源船舶专家组副组长、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战略处处长纪永波一行调研中长燃大白茆沙绿色水上综合服务区......

2024.10.29 ▏总第二十八期1.我会氢能车船专家组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车辆与运载学院副院长、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杨福源参加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

2024.10.22 ▏总第二十七期1.我会氢能车船专家组首席顾问、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杨福源参加2024北京氢电协同技术发展专题会并发表专家......

2024.9.11 ▏总第二十五期1.我会氢能车船专家组首席顾问、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杨福源参加2024低碳交通能源与动力发展论坛9月5日,由......

1.我会清洁能源船舶专家组副组长、交通运输部水科院船舶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纪永波受邀参加甲醇燃料中速机技术研讨会暨签约仪式8月20日,武汉创新江海运输有限公司与中国......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清洁能源车船分会(以下简称分会)和分会氢能车船专家组2023年6月21日到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进行氢能动力技术发展与车船行业应用实践专项调研。参......

近日,中交协清洁能源车船专家组副组长、湖北三峡中旖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国梁携运营副总监周煦、乔宇宙,走访了重庆等地多家LNG船运企业,宣讲长江绿色运输高质量发......

最近,国际能源署(IEA)分别对明年夏天欧洲LNG供需缺口和明年全球LNG的产能增加量作出了预测,即该缺口将达300亿立方米;该产能增加量将仅为200亿立方米。......

今年3月开始的俄欧天然气博弈目前已经告一段落。其标志就是欧洲今年削减从俄罗斯进口管道天然气2/3已在10月份完成。但是,这并不意味欧洲在这场天然气博弈中取得了胜......

从35膄LNG运输船无法卸货谈起根据英国路透社的报道,10月中旬至少有35艘装满LNG的运输船停留在西班牙的附近海域。它们正在排队,但迟迟无法卸货。西班牙电网运......

LNG船卸货难据我会天然气车船专家组成员李永昌研究,目前,在经历大批高价采购后,欧洲天然气库存已接近存储上限。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GIE)的数据,截至1......

今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3月8日欧盟便公布了名为RePowerEU的能源独立计划,年底之前,将减少2/3的俄罗斯对欧盟的进口量(约1000亿立方米)。现在到......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欧洲天然气危机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和广大读者高度而持久的关注。因为这个问题早已跨域欧洲,对于全球天然气的供需格局和价格,乃至国民经济都带来......

自从今年3月欧盟提出要在年底之前减少来自俄罗斯2/3的管道气以来,用进口LNG来替代俄罗斯管道气的减供就成了欧盟的一条主要应对措施,也成为举世瞩目且引起广泛议论......

近段时间,举世瞩目的欧洲天然气危机愈演愈烈,气价一涨再涨。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发生这场天然气危机呢?我国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呢,确实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讨论。欧......

高压气瓶目前在氢能加气站中还没有普遍应用,主要原因是它还不能防止氢脆失效。因为氢气分子尺寸极小,又是易燃气体,在高压环境下、容易进入金属容器内部,造成晶界的早期......

众所周知,今年2月24日爆发乌克兰危机之后,随之而来的俄欧天然气博弈深刻影响着欧洲天然气的供需格局,“北溪1号”目前只维持20%的输气量。举世瞩目的首要问题应该......
- 05-09习近平:中国新能源产业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
- 02-13永安行:氢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 07-12内蒙古首套“出国”制氢系统正式产气 开启清洁能源国际合作新篇章
- 04-23北京首个纯氢供热示范项目每年可减排约90吨
- 09-1878辆“无锡造”氢燃料电池车交付投用
- 07-19全球首个万吨级风电制氢合成甲醇项目签约浙江
- 07-06河北省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
- 03-03松下冷热电三联供氢能示范项目在锡启用
- 08-15国内加氢站累计建成已超350座,今年上半年投运10座
- 10-12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日前成功应用绿氢作为还原气实现稳定生产,产品合格率百分百,金属化率超94%,验证了“绿电—绿氢—绿钢”生产技术可行性,丰富了氢冶金的原料气源。 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绿氢,全程近零碳排放。张宣科技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以焦炉煤气为气源,同时在氢基竖炉反应器预留了绿氢切换功能。2023年5月15日,张宣科技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投产达效,迄今已经安全稳定运行16个月,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稳定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是世界钢铁工业由传统“碳冶金”向新型